灰色鎳鐵氟龍電鍍生產工藝一般包括以下環節:

前處理
除油脫脂:采用有機溶劑清洗、堿性溶液除油或超聲波除油等方法,去除工件表麵的油脂、油汙和汙垢,確保表麵清潔,使後續處理液能充分接觸工件表麵。
除鏽酸洗:使用酸液(如鹽酸、硫酸等)對工件進行酸洗,去除表麵的鏽跡和氧化皮,以提高鍍層的附著力。對於某些特殊材質,可能還需要進行弱腐蝕處理,進一步活化表麵。
粗化處理:通過機械磨削、噴砂或化學粗化等方式,使工件表麵形成一定的粗糙度,增加表麵積,為後續的電鍍和氟龍塗層附著提供更好的基礎。
中和水洗:酸洗或粗化後,將工件放入中和液中進行中和處理,以去除表麵殘留的酸液,然後用清水徹底衝洗,確保表麵無酸堿殘留,避免對後續工藝產生影響。
電鍍鎳鐵
鍍液配製:根據所需的灰色鎳鐵鍍層成分和性能要求,配製合適的電鍍液。電鍍液通常包含鎳鹽、鐵鹽、導電鹽、緩衝劑、絡合劑、添加劑等成分,各成分的比例和濃度需要精確控製。
電鍍操作:將經過前處理的工件作為陰極,放入電鍍槽中,與直流電源的負極相連,同時在電鍍槽中設置陽極,一般采用不溶性陽極或可溶性鎳鐵合金陽極。調整電鍍參數,如電流密度、溫度、pH 值、攪拌速度等,使鎳鐵離子在工件表麵還原沉積,形成均勻的鎳鐵合金鍍層。
鍍層檢測:在電鍍過程中或電鍍完成後,對鎳鐵鍍層進行厚度、成分、外觀等方麵的檢測,確保鍍層符合質量要求。可采用磁性測厚儀、X 射線熒光光譜儀等設備進行檢測。
氟龍塗覆
塗覆準備:對鍍鎳鐵後的工件進行清潔處理,去除表麵的灰塵、油汙等雜質。根據工件的形狀、尺寸和生產要求,選擇合適的塗覆方法,如噴塗、浸塗或滾塗等。
塗覆操作:將含有氟龍顆粒的塗料均勻地塗覆在鍍鎳鐵工件表麵。如果是噴塗,需要調整好噴槍的壓力、流量和噴塗距離等參數,確保塗層均勻;浸塗則要控製好浸塗時間和速度;滾塗要保證滾塗設備與工件的良好接觸和滾動速度。
烘烤固化:塗覆完成後,將工件放入烘箱中進行烘烤固化。根據氟龍塗料的特性,設定合適的烘烤溫度和時間,使氟龍顆粒熔化並交聯固化,形成牢固的氟龍塗層。一般烘烤溫度較高,可能在 200℃-400℃之間。
後處理
冷卻處理:烘烤固化後的工件需要進行冷卻,可以采用自然冷卻或強製風冷等方式,使工件溫度降低至室溫,以便後續處理和使用。
表麵修整:對工件表麵進行輕微的拋光、打磨等處理,去除可能存在的毛刺、流痕等,提高表麵光潔度和美觀度,使工件達到更好的外觀效果。
質量檢驗:對灰色鎳鐵氟龍電鍍產品進行全麵的質量檢驗,包括塗層厚度、附著力、硬度、耐腐蝕性、耐磨性等性能測試,以及外觀檢查,確保產品符合相關標準和客戶要求。
包裝入庫:檢驗合格的產品進行包裝,根據產品的特點和客戶需求,選擇合適的包裝材料和方式,如采用塑料薄膜包裝、紙盒包裝等,然後入庫儲存或發貨。